2025年,新基建成为各大城市战略投入的产业支点。
根据国家规划,2025年要累计建成5G基站450万座以上;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30%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新基建投资将超10000亿。
新基建强调科学技术突破和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支撑经济新动能的基础网络,给新经济带来巨大的加速度。
根据发改委规划,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我们来看看京沪广深等头部城市的新一轮投入。
1
北京
单项目补贴高达3000万
近日,北京启动对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的补贴政策,最高补助固定投资的30%。
这是北京2025年支持新基建的最新产业政策之一。
2025年,北京公布重点项目包含100个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当年计划完成投资710亿元。
其中,重大科技设施平台集群、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空间资源等新基建项目成为发展的重点。
北京2025年新基建部分重点项目
其中,重大科研基础设施22项、战略性新兴产业23项 、未来产业15项。
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包括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亦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创新基地、中关村科学城国际医谷、生物科技旗舰园区、高压高效柱塞泵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与产业化、DRAM存储器技术示范线等。
未来产业包括超智算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园、云计算科技产业园项目、亦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算力集群及配套设施、航天火箭智能感知产业基地、5G基站建设项目、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产业园、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北京火箭大街建设工程、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二期、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中国信通院产业创新基地等。
在支持政策上,北京在2022年就制定了对4类新基建的支持方案。
总投资2亿元以上的新基建重大投资项目,优先给予重大投资项目前期经费支持。
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对新技术新产品给予首试用补贴、攻关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单个项目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对在库新基建项目应用两清单内新技术新产品的,按照不超过项目投资额的30%给予补贴,单个项目补贴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鼓励发行新基建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产品,对运营期分红可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对新基建重点领域中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资本项目,优先推荐纳入本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
新基建领域的重点不动产企业,也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北京博大经开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亦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创新基地,
北京顺义生态港置业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
北京超智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开发超智算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园,
北京浪潮京煤云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云计算科技产业园项目,
北京数字基建投资公司负责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产业园智能算力中心,
中关村发展集团负责建设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
2
上海
1000亿补贴贷款支持新基建
为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海与合作银行建立优惠利率信贷资金,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
上海2024年更新对新基建的贴息贷款具政策,设立不少于200亿元的“新基建”信贷资金,并设置快速审批通道优先安排审批,一般在4周内完成贷款审批工作。
上海2025年部分新基建项目
2023年上海市启动新一轮新基建《行动方案》,主要目标是到2026年底,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级迈上新台阶。
新一轮新基建《行动方案》将重点领域进一步拓展为“新网络、新算力、新数据、新设施、新终端”五个方面,提出了30项主要任务和10大示范工程以及7项保障措施。
实现“4个建成”:
一是初步建成以5G-A和万兆光网为标志的全球双万兆城市;
二是加快建成支撑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区块链创新应用的高性能算力和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
三是初步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服务功能最强的创新基础设施集群;
四是全面建成泛在融合的超大规模城市智能终端设施体系。
重点支持以下领域:
第一,网络基础设施(新网络):5G网络、光纤宽带网络、IP网络、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卫星通信网、遥感卫星系统、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网络基础设施。
第二,算力基础设施(新算力):算力网、通用算力设施、智能算力设施、高性能算力设施、边缘算力设施、算力调度平台等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
第三,数据基础设施(新数据):区块链基础设施、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数据流通平台、数据交易平台、多云管理平台、数字孪生平台、元宇宙应用平台、数据空间基础设施等为代表的数据基础设施。
第四,创新基础设施(新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科技基础支撑设施、交叉研究平台、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平台、产业技术工程化平台、新型共性技术平台、技术标准设施、检验检测设施等为代表的创新基础设施。
第五,终端基础设施(新终端):物联感知网、智能网联汽车路侧设施、智慧道路、车联网、智慧港口、智慧机场、智慧物流、末端配送设施、智慧商圈、无人便利店、自动售卖终端、智慧工厂、智能生产线、智慧风电、分布式能源站、智慧光伏、充电桩、充换电柜、智慧学校、智慧医院、智慧体育设施、智慧文化场馆设施、智慧景区设施等为代表的终端基础设施。
在重点项目上,上海宝冶集团承担特斯拉超级储能工厂的施工任务,仅用7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竣工投产,再度刷新了“特斯拉速度”和“上海速度”。
中建八局负责建设商用飞机浦东基地,该项目包括国内最大的民用飞机总装制造基地。
中建八局负责建设宁德时代未来能源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
中建三局华东公司中标中芯国际临港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项目(一期II标总包工程),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集成电路干亿级产业集群。
3
广东
预估新基建投资1000亿
广东省在2025年的整体基建项目总投资计划为9.2万亿元,其中新基建的投资预计可达3000亿,年度投资或达1000亿左右。
这一投资计划涵盖了5G基站建设、数据中心发展、新能源基建等多个领域。
2025年广东新基建项目包括5G网络建设项目、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项目、广东“平安海洋”气象保障工程、湛高铁阳江北站智能交通枢纽工程等。
广东2025年省级重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广州市新基建重点项目包括纳米生物安全中心暨广纳创新院总部园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建设项目、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建设项目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项目、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产业园、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等。
深圳市重点新基建项目包括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永久场地、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鹏城云脑网络智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重点实验室集群、深圳中能高重复频率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项目一期工程等。
在不动产企业方面,深圳市光明科学城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代表。
它负责建设材料基因组和特殊环境材料园区、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升级换代工程、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升级换代土建安装工程、深圳中能高重复频率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项目一期工程、“鹏城云脑”网络智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土建工程、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装置等多项重大项目。
深圳市前海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前海深港智能制造产业园、前海深港广场一期。
深圳科技工业园(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请您正确填写联系信息,我们将通过电话与您联系,为您提供产品演示服务。
需求产品(可多选)